【出處】出自《福建民間草藥》
【拼音名】Tǔ Dīnɡ Guì
【英文名】Herb of Common Evolvulus
【別名】毛辣花、銀絲草、過饑草、小鹿銜、鹿含草、小本白花草、石南花、瀉痢草、銀花草、毛將軍、白毛草、白毛蓮、白毛將、白鴿草、白頭妹、暴臭蛇、煙油花醫(yī)學(xué)教|育網(wǎng)搜集整理
【來源】
藥材基源:為雙子葉植物藥旋花科植物土丁桂的全草。
拉丁植物動(dòng)物礦物名:Evolvulus alsinoides L.
采收和儲(chǔ)藏:夏、秋季采收,洗凈,鮮用或曬干。
【原形態(tài)】多年生草本。莖少數(shù)至多數(shù),平臥或上升,細(xì)長,具貼生柔毛。單葉互生;葉柄短至近無柄;葉片長圓形、橢圓形或匙形,長7-25mm,寬5-10mm,先端具小短尖,基部圓形或漸狹,兩面被巾生疏柔毛,有時(shí)上面無毛;側(cè)脈兩面均不顯著花單1或數(shù)朵組成聚傘花序,總花梗絲狀;苞片線狀鉆形至線狀披針形;萼片5,披針形,銳尖或漸尖,被長柔毛;花冠輻狀,直徑7-10mm,藍(lán)色或白色;雄蕊5,內(nèi)藏,花絲絲狀,貼生于花冠管基部,花藥長賀狀卵形;子房無毛,花柱2,每1花柱2尖裂,柱頭圓柱形,先端稍棒狀。蒴果球形,無毛,4瓣裂。種子4或較少,黑色,平滑?;ㄆ?-9月。
【生境分布】
生態(tài)環(huán)境:生于海拔300-1800m草坡、灌叢及路邊。
資源分布:分布于長江流哉以南各地及臺(tái)灣。
【性狀】性狀鑒別 全草纖細(xì),長20-50cm.根細(xì)長稍曲,棕褐色,直徑約3mm.莖細(xì)圓柱形,直徑約1mm,灰綠色或淡黃色,莖枝及葉均密被灰白色絲絨毛。葉到生,皺縮,展平后呈卵形或長矩圓形,長0.4-1cm,寬2-4mm,先端短尖,基部鈍圓,全緣,中脈明顯;質(zhì)柔軟。偶見殘留小花于葉腋,氣微,味苦。以葉多,莖葉密被灰白色絲絨毛者為佳。
【化學(xué)成份】全草含黃酮甙、酚類酸、糖類、三十五烷(pentatriacontane),三十烷(triacontane),β-谷甾醇(β-sitosterol),甜菜堿(betaine)以及一種熔點(diǎn)為60-61℃的水溶性堿。
【藥理作用】水溶性堿小劑量(0.02mg)能削弱在位蛙心的收縮力,減慢心率;大劑量(0.1mg)則使其停于舒張期。在1:500000-250000濃度時(shí),能減少離體兔小腸的收縮幅度,增加其張力。
【性味】甘苦;涼
【歸經(jīng)】肝;脾;腎經(jīng)
【功能主治】清熱;利濕;解毒。主治黃疸;痢疾;淋濁;帶下;療腫;疥瘡。
【用法用量】內(nèi)服:煎湯,3-10g (鮮者30-60g);或搗汁飲。外用:適量,搗敷或煎水洗。
【各家論述】1.《福建民間草藥》:清熱瀉火,澀精益陰。2.《南寧市藥物志》:外用止血消腫,清肝熱,退翳。3.《廣東中藥》:清濕熱。治赤白痢疾,濕熱肚痛。
【摘錄】《中華本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