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帝內(nèi)經(jīng)太素》諸原所生:
五臟有六腑,六腑有十二原,
《八十一難》五臟皆以第三輸為原,各二,以為十原也。又取手少陰經(jīng)第三輸二,醫(yī)學(xué)教育網(wǎng)編輯整|理為十二原;六腑皆以井、滎、輸、經(jīng)四穴之后別立一原,六腑各二,為十二原。然則,五臟六腑合有二十四原。原者,臍下腎間動(dòng)氣,人之生命也,十二經(jīng)之根本也,故名為原。三焦行原氣,經(jīng)營五臟六腑,故三焦者,原氣之別使也,行氣。故五臟第一輸,故①第三輸名原,六腑以第四穴為原。夫原氣者,三焦之尊號(hào),故三焦行原氣,止第四穴輸名為原也。今五臟六腑有十二原者,言五臟六腑各有十二原也,合而言之,亦有二十四原。文言六腑有十二原者,后人妄加“二”字耳。
編者按:“《八十一難》”,仁和寺本脫“一”字,今據(jù)盛文堂本補(bǔ)。注“六臟皆以井”,“以”字盛文堂本誤作“收”,今取仁和寺本。“文言六腑有十二原者,后人妄加‘二’字耳”一句費(fèi)解,疑有誤,待考。
①“第一輸,故”四字,疑為衍文。
十二原出于四關(guān),四關(guān)主治五臟,五臟有疾,常取之十二原。十二原者,五臟之所以稟三百六十五節(jié)氣味者也。
四關(guān),四肢也。此中唯言五臟有十二原,生病所由,不言六腑十二原也。五臟在內(nèi),原在于外,故五臟有腑,皆從外入,所以五臟皆稟十二原也。以其三百六十五節(jié)交會(huì)穴中,谷之氣味皆在中會(huì)也。
編者按:“者”字,《靈樞》無。
五臟有疾也,應(yīng)出于十二原,而原各有所出,
原之脈氣,皆出其第三輸。
編者按:“而原”《靈樞》作“二原”。
明知其原,睹其應(yīng),而知五臟之害矣醫(yī)學(xué)教育網(wǎng)編輯整|理。
明知十二原所出之處,又知內(nèi)應(yīng)五臟,則妙達(dá)五臟所生之害也。
陽中之少陰,肺也,其原出于大淵,大淵二。
日夕少陰,故曰陽中少陰也。
陽中之大陽,心也,其原出于大陵,大陵二。
日中大陽,故曰陽中大陽也。
編者按:“大陽”《靈樞》作“太陽”。
陽中之少陽,肝也,其原出于大沖,大沖二。
日出初陽,故曰陽中之少陽也。
編者按:“陽中”《靈樞》作“陰中”。
陰中之大陰,腎也,其原出于大溪,大溪二。
夜半重陰,故曰太陰也。
編者按:“大溪”《靈樞》作“太溪”。此四句,《靈樞》在下條“陰中之至陰”之后。
陰中之至陰,脾也,其原出于大白,大白二。
上為四臟陰之至極,故曰至陰也。
編者按:“大白”《靈樞》作“太白”。
膏之原,出于鳩尾,鳩尾一。
膈氣在于鳩尾之下,故鳩尾為原也。
編者按:“膏”字,盛文堂本誤作“鬲”,今從仁和寺本,《靈樞》亦作“膏”。
肓之原,出于脖胦,脖胦一。
肓,謂下肓,在臍一寸。脖,補(bǔ)忽反。胦,于桑反,謂胦臍也。
凡此十二原者,主治五臟六腑之有疾者也。脹取三陽,飡泄取三陰。
脹取六腑,三陽原也;泄取五臟,三陰原也。
編者按:“飡”,《靈樞》作“飧”。
今夫五臟之有疾也,譬猶刺,
客邪入身,其猶刺也。
編者按:《靈樞》“刺”后有“也”字。
猶汗也,
五志藏神,其猶汗也。
編者按:“汗”,《靈樞》作“污”,據(jù)以下經(jīng)文“猶可雪也”,當(dāng)作“污”。
猶結(jié)也,
陰陽積聚,其猶結(jié)也。
猶閉也。
血?dú)獠涣?,其猶閉也。
刺雖久,猶可拔也;汗雖久,猶可雪也;結(jié)雖久,猶可解也;閉雖久,猶可決也。或言久疾之不可取者,非其說也。夫善用針者,其取疾也,猶拔刺也,猶雪汗也,猶解結(jié)也,猶決閉也,疾雖久,猶可畢也。言不可者,未得其術(shù)也。
三陽不通,其猶閉也。不得其術(shù)者,言上工所療皆愈也。
編者按:二“汗”字,《靈樞》均作“污”:“言不可”作“言不可治”。
刺熱者,如手探湯;
刺熱者,決瀉熱氣,不久停針,徐引針使病氣疾出,故如手探湯,言其疾也。
編者按:《靈樞》“刺”后有“諸”字:“如”后有“以”字。
刺寒凊者,如人不欲行。
刺寒者久留于針,使溫氣集補(bǔ),故如人行遲若不行,待氣故也。
編者按:“凊”《靈樞》作“清”。
陰有陽疾者,取之下陵三里,正往無殆,氣下乃止,不下復(fù)始。
諸腸以為陰,陽有疾也。
編者按:“復(fù)始”下《靈樞》有“也”字。注“腸”字,疑為“陽”字之誤。
疾高而內(nèi)者,取之陰之陵泉;疾高而外者,取之陽之陵泉。
所病在頭等為高,根原在脾足太陰內(nèi)者,故取太陰第三輸陰陵泉也;所病在頭為高,其原在膽足少陽外,故取足少陽第三輸陽陵泉也。
編者按:《靈樞》“陽之陵泉”后有“也”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