結膜炎癥總論--結膜炎有關體征的臨床意義是什么?為了幫助大家了解,醫(yī)學教育網小編前來為您解答:
結膜炎有異物感、燒灼感、癢、畏光、流淚。重要的體征有結膜充血、水腫、滲出物、乳頭增生、濾泡、偽膜、真膜、肉芽腫、耳前淋巴結腫大等
1.結膜充血:結膜血管充血的特點是愈近穹窿部充血愈明顯,而愈靠近角膜緣充血愈輕,血管呈網狀分布,色鮮紅,可伸入角膜周邊形成角膜血管翳,滴用腎上腺素之后充血很快消失。
2.分泌物:分泌物的性質可因結膜炎的病因不同而有所不同。膿性分泌物多見于淋球菌性結膜炎;粘液膿性或卡他性分泌物多見于細菌性或衣原體性結膜炎,??蓤怨痰卣秤诮廾?,使晨起眼瞼睜開困難;水樣分泌物通常見于病毒性結膜炎。
3.結膜水腫:結膜炎癥致使結膜血管擴張、滲出導致組織水腫,因球結膜及穹隆結膜組織松弛,水腫時隆起明顯;而瞼結膜與瞼板緊密相連,水腫表現不顯著。
4.乳頭:是結膜炎癥的非特異性體征,可位于瞼結膜或角膜緣,表現為隆起的多角形馬賽克樣外觀,充血區(qū)域被蒼白的溝隙所分離。裂隙燈下可見每一乳頭內部都有一中央血管,并在乳頭表面呈輪輻樣散開。乳頭實際上是來源于中央血管的滲出和炎癥細胞,主要是多形核白細胞的浸潤所導致的結膜腫脹。組織學上,將結膜上皮與其下組織錨固的細小結締組織隔在乳頭的形成中起著重要作用,這些結締組織隔使乳頭的大小限制在lmm 以內。這種錨狀隔越到瞼板上緣越少,因此翻轉上瞼時,瞼板上緣處的結膜可呈波浪狀,貌似巨型乳頭或濾泡,但實際上這可能是一種正常現象,所以不宜用瞼板上緣區(qū)域來分析乳頭或濾泡的臨床征象。沙眼常伴有明顯的乳頭增生。巨乳頭的形成是由于起錨固作用的細小結締組織隔崩解斷裂所致,巨乳頭的直徑大于lmm ,多發(fā)生于上瞼結膜,常見春季卡他性結膜炎、接觸鏡性巨乳頭性結膜炎。
5.濾泡:濾泡呈黃白色、光滑的圓形隆起,直徑約0.5-2.0mm,但在有些情況下如衣原體性結膜炎,也可出現更大的濾泡;濾泡的中心是淋巴樣的生發(fā)中心和纖維組織,沒有血管,但表面有血管分布。在兒童和年輕人中,正常情況下結膜尤其是顳下穹隆結膜也可見到的生理性濾泡。病毒性結膜炎和衣原體性結膜炎常因伴有明顯的濾泡形成,被稱為急性濾泡性結膜炎或慢性濾泡性結膜炎。
6.膜與偽膜:膜是附著在結膜表面的纖維素滲出,偽膜易于剝離,而真膜不易分離,強行剝離后創(chuàng)面出血,二者本質的不同在于炎癥反應程度的差異,真膜的炎癥反應更為劇烈,白喉桿菌引起嚴重的膜性結膜炎; 溶血性鏈球菌、肺炎桿菌、淋球菌、腺病毒、包涵體等均可引起膜性或偽膜性結膜炎。
7.瘢痕:結膜上皮的損傷不會導致瘢痕的形成,基質組織的損傷是結膜瘢痕形成的組織學基礎。早期的結膜瘢痕化表現有結膜穹隆部縮窄和結膜上皮下纖維化,這種結膜下瘢痕可進一步引起一系列遠期并發(fā)癥,如瘢痕性瞼內翻和倒睫。如果瘢痕化過程持續(xù)發(fā)展,結膜穹隆進一步縮窄,即可出現瞼球粘連;在眼部類天皰瘡等慢性瘢痕化疾病的晚期,穹隆部完全消失,上皮角化,瞼緣粘連。沙眼通常伴有明顯的結膜瘢痕,出現在上瞼瞼板上緣的線狀上皮下纖維瘢痕,稱為Arlt 線,是沙眼的一個重要體征。
8.耳前淋巴結腫大:病毒性結膜炎常伴有耳前淋巳結腫大。
以上就是“結膜炎癥總論--結膜炎有關體征的臨床意義是什么?”的全部內容啦,以上信息由醫(yī)學教育網小編匯總,更多信息請關注醫(yī)學教育網眼科學職稱考試欄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