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胸部叩診”是公衛(wèi)執(zhí)業(yè)醫(yī)師實踐技能考試第一站會涉及到的內容,醫(yī)學教育網小編為大家整理如下:
對比叩診:
主要檢查有無異常叩診音。從第二肋間開始,左右對比,上下對比,自上而下,逐個肋間進行叩診。叩診肩胛間區(qū)時板指與脊柱平行。正常肺野叩診呈清音。心肺及肝肺交界處叩診呈濁音,肝臟和心臟部位叩診呈實音,胃泡區(qū)叩診呈鼓音。叩診肺野時若出現濁音、實音、過清音或鼓音,則視為異常叩診音。
1.濁音或實音:肺大面積含氣量減少或不含氣的病變,如大葉肺炎、肺不張、肺腫瘤等;胸膜增厚或胸腔積液(實音)等。
2.過清音:肺含氣量增多,如肺氣腫、肺充氣過度(哮喘發(fā)作)。
3.鼓音:叩診部位下方為氣體所占據,主要見于氣胸,偶見于靠近胸壁的直徑 >3-4cm的空洞或空腔。
肺界叩診:
通常檢查鎖骨中線和肩胛下角線上的肺下界。叩診音由清音區(qū)移向濁/實音區(qū)時為肺下界。
1.正常肺下界:右鎖骨中線第6肋間、左右腋中線第8肋間醫(yī)學|教育網編輯整理、左右肩胛下角線第10肋間,體型瘦長者可下移一個肋間,體型肥胖者可上移一個肋間。左鎖骨中線上有心臟影響,不檢查肺下界。
2.肺下界檢查異常:肺下界上移見于肺不張、胸腔積液、膈肌癱瘓、肝臟腫大等。單側肺下界下移常見于氣胸,雙側下移常見于阻塞性肺氣腫。
3.肺底移動度:先于平靜呼吸時叩出肺下界,然后囑患者深吸氣后屏氣,同時向下叩診,清音轉為濁音作一標記?;謴推届o呼吸,然后再深呼氣后屏氣,自上向下叩至濁音,標記。兩標記之間的距離即為肺下界移動度。正常為6-8cm.肺下界移動度減小見于多種肺實質和肺間質疾病,以及胸腔積液和胸膜粘連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