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yī)師承確有專長考試復習開始,如果可以把握住考試命脈,抓準考點復習,考試分數將會有所上升。醫(yī)學教育網小編為大家整理了“傳統醫(yī)學出師考核考點:小兒蛔蟲病的中醫(yī)治療”內容,請考生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有針對性的學習。
辨證論治
(一)辨證要點
本病以六腑辨證為綱。腸蟲證最為多見,蟲踞腸腑,多為實證,以發(fā)作性臍周腹痛為主要癥狀?;棕首C蛔蟲入膈,竄入膽腑,腹痛在劍突下、右上腹,呈陣發(fā)性劇烈絞痛,痛時肢冷汗出,多有嘔吐,且常見嘔吐膽汁和蛔蟲,證屬寒熱錯雜,病初多偏寒,繼之漸化熱。蟲瘕者蟲團聚結腸腑,腹部劇痛不止,陣發(fā)性加重,腹部可捫及條索狀或網狀包塊,伴有劇烈嘔吐,大便多小通。
(二)治療原則
本病治療以驅蛔殺蟲為主,輔以調理脾胃之法。如病情較重,腹痛劇烈,或出現蛔
厥、蟲瘕等并發(fā)癥者,根據蛔“得酸則安、得辛則伏、得苦則下”的特性,先予酸、辛、苦等藥味,以安蛔止痛治標,也可以標本兼施,安蛔、驅蟲、通下并用,使膽腑、腸腑通利,腹痛較快緩解。
(三)分證論治
1.腸蟲證
證候:臍腹部疼痛,輕重不一,時作時止,或不思飲食,或嗜食異物,大便不調,或泄瀉或便秘,或便下蛔蟲,面色多黃滯,可見面部白斑,白睛藍斑,唇內粟狀白點,夜寐齘齒。甚者,腹部可捫及條索狀物,時聚時散,形體消瘦,肚腹脹大,青筋顯露。舌苔多見花剝或膩,舌尖紅赤,脈弦滑。
治法:驅蛔殺蟲,調理脾胃。
代表方劑:使君子散。
2.蛔厥證
證候:有腸蛔蟲癥狀,突然腹部絞痛,彎腰屈背,輾轉不寧,肢冷汗出,惡心嘔吐,常吐出膽汁或蛔蟲。腹部絞痛呈陣發(fā)性,疼痛部位在右上腹或劍突下,疼痛可暫時緩解減輕,但又反復發(fā)作。重者腹痛持續(xù)而陣發(fā)性加劇,可伴畏寒發(fā)熱,甚至出現黃疸。舌苔多黃膩,脈弦數或滑數。
治法:安蛔定痛,繼則驅蟲。
代表方劑:烏梅丸。
3.蟲瘕證
證候:有腸蛔蟲癥狀,突然陣發(fā)性臍腹劇烈疼痛,部位不定,頻繁嘔吐,可嘔出蛔蟲,大便不下或量少,腹脹,腹部可捫及質軟、無痛的可移動團塊。病情持續(xù)不緩解者,見腹硬、壓痛明顯,腸鳴,無矢氣。舌苔白或黃膩,脈滑數或弦數。
治法:行氣通腑,散蛔驅蟲。
代表方劑:驅蛔承氣湯。保守治療無效時及時手術治療。
上文分享的“傳統醫(yī)學出師考核考點:小兒蛔蟲病的中醫(yī)治療”內容由醫(yī)學教育網小編搜集整理,想了解更多醫(yī)學考試信息、復習資料、備考干貨請關注醫(yī)學教育網傳統醫(yī)學師承確有專長欄目。